「同盟鶼鰈」的故事背景是在設定在1942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扮演特務的麥斯(布萊德彼特與法國間諜瑪麗安(瑪莉詠柯蒂亞)在一次任務時扮演恩愛夫妻,隨著兩人日夜相伴,也因為共同經歷過生死患難見真情,後來假戲真做結為連理。
故事緊張的氣氛是由於當麥斯的妻子瑪麗安被情報局懷疑是其實是德國間諜才展開,麥斯一方面急於想力證妻子的清白,另一方面又對妻子的舉動更加疑神疑鬼侷促不安,究竟瑪麗安對自己究竟是真心還只是假意?
在兩人扮演假夫妻期間,瑪麗安試圖"勾引"麥斯,麥斯不苟言笑的說之前同僚之所以任務失敗雙雙送命就是如此,想讓瑪麗安保持安全距離,瑪麗安只說道,他們任務失敗並不是勾搭上,而是真的愛上對方。
明知是作戲卻入戲,要使別人信服,便是投入真感情。
隨著劇情開展,你會喜歡像瑪麗安這樣的女子,她的八面玲瓏,成為人妻後的嬌俏體貼,一顰一笑都讓人不想把視線從她身上移開。
大概從電影第一眼看到她見到麥斯時嫣然笑容柔美語調,就被吸引了吧。
別說是麥斯,就算是身為女性觀眾的我,也同時很喜歡這個女性形象縮影。
瑪莉詠柯蒂亞把女間諜的神秘優雅、機智靈敏,捉摸不定又時而展現感性脆弱詮釋得真好。
別說是麥斯,就算是身為女性觀眾的我,也同時很喜歡這個女性形象縮影。
瑪莉詠柯蒂亞把女間諜的神秘優雅、機智靈敏,捉摸不定又時而展現感性脆弱詮釋得真好。
雖然同算是間諜夫妻題材,與「史密斯任務」完全不是同一個類型,「同盟鶼鰈」不像「史密斯任務」走的風格諜對諜的娛樂至上,而是偏向懸疑的愛情劇,也較灰色調。有人說它是二戰的西方「色戒」版,屬性上可以這麼認為,但還不到「色戒」這麼刻骨。(順帶一提,個人很喜愛色戒)
儘管結局如此抑鬱悲傷,感覺自己就像是結局的易先生,靜靜地坐在王佳芝的床上,手指來回撫摸著白色床單,回想著倆人的過往,眼眶泛紅,直到易太太叫他才轉身離開,帶上房門後一切就如往常一樣。
就是那無聲的克制壓抑的讓人難受,我既不是王佳芝也不是易先生,只是那小小的旁觀者,卻延續著易先生的心境,抑是那被處決的王佳芝,當行刑前她會不會悔恨? 而易先生,會不會在每個午夜夢迴時思念起那個曾在他生命中唯一魂牽夢縈的女子,他會不會後悔?
伶人作戲,觀眾太入戲,曲終人不散,結局徒留遺憾,後座力才正式展開。
喜歡「色戒」,因為它帶來的深切銘心,有些雋永,像刀刻劃在心坎裡,在很久以後,你可能忘了故事內容,但你會一直記得這悲傷的感覺。
有些人覺得有點缺憾的故事很美,我想自己就是那喜歡的一份子吧。
回到正題,「同盟鶼鰈」就是屬於有點缺憾的故事,而這對鶼鰈夫婦放到現代真實生活中也會是相當完美的吧。畢竟沒有國仇家恨的包袱,沒有複雜的身分背景 ,就是很簡單的看對眼愛就愛上了。
如果沒有明天,保持安全距離與故作矜持在生命飽受威脅面前都是形同虛設的圍牆,你能擁有的只是把握當下,而這正是倆人關係進展的催化劑,其實早就愛上彼此了吧。
倆人在扮演假夫妻的那席對話,不難猜測出這就是之後兩人得去面對的命運。
倆人在扮演假夫妻的那席對話,不難猜測出這就是之後兩人得去面對的命運。
在某種程度上都背叛了自己的組織,沒有諜對諜,只有愛與犧牲,丈夫對妻子的愛與信任,妻子對家庭對丈夫的愛與犧牲。
一切都是出自於愛。
於我而言,本片到結束時似乎還少了點什麼,鋪陳點到高潮處的效果尚未滿溢出來覺得有點可惜,但還是開啟了我的水龍頭模式...
--------------------------------------------------------------------------------
題外話 :看本片時座位是滿的喔! 看來支持本片的還是很多的。
有時候演員本身的緋聞會影響到票房反應與重點失焦,老實說,此片拿到金酸莓獎有點冤枉,這不僅只是抹殺了演員們的努力也會觀眾戴著有色眼鏡去挑剔電影,是相當可惜,所以覺得要去觀影的人們能擺正心態進去欣賞電影,也才不會對不起自己的荷包與辛苦拍好電影的劇組們。
有時候演員本身的緋聞會影響到票房反應與重點失焦,老實說,此片拿到金酸莓獎有點冤枉,這不僅只是抹殺了演員們的努力也會觀眾戴著有色眼鏡去挑剔電影,是相當可惜,所以覺得要去觀影的人們能擺正心態進去欣賞電影,也才不會對不起自己的荷包與辛苦拍好電影的劇組們。
#同盟鶼鰈
#電影觀後感
#alina隨筆
#喜歡這部電影
#喜歡瑪麗安
#布萊德彼特還是帥
#瑪莉詠柯蒂亞的法文好好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